为进一步深化能源革命,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,同时保障大规模新能源能够顺利消纳,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,
源网荷储一体化应运而生。
一、什么是源网荷储一体化?
电力系统是一个需要维持瞬时平衡的系统,在传统电力系统中,主要通过发电机组的转动惯量、调频能力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发电量调节,以实现电力平衡,即所谓的“源随荷动”。
与传统电网相比,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发展将形成大电网主导、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。未来以家庭、社区、园区等不同大小的区域形成多层级微电网,解决规模化新能源与新型负荷大量接入、即插即用的问题。将传统电力系统“发-输-变-配-用”的单向过程,形成“源一网-荷-储”的一体化循环过程,提高新能源发电消纳占比。
电力系统的平衡
二、怎样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?
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在我国其实已经有多次实践,冀北、江苏和上海等省份都根据省情实际开展了新兴市场主体的探索建设。上海电网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电网,目前上海市已在黄浦、世博、张江和上海经研院办公区建成4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示范项目,聚合需求响应调节能力参与调峰辅助服务。
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实施路径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:
(1)区域(省级)
依托区域(省)级电力辅助服务、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等体系建设,引入电源侧、负荷侧、独立电储能等市场主体,全面放开市场化交易,推动建立市场化交易用户参与承担辅助服务的市场交易机制,培育用户负荷管理能力,提高用户侧调峰积极性。依托5G等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,加强全国统一调度,研究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,充分发挥区域电网的调节作用,落实电源、电力用户、储能、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。
(2)市(县)级
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
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,梳理城市重要负荷,研究局部电网加强方案,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。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市(县)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,研究热电联产机组、新能源电站、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。
(3)园区(居民区)级
分布式发电与用户储能的灵活充放电结合
以现代信息通讯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,运用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,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。在城市商业区、综合体、居民区,依托光伏发电、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,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(用户储能)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(居民区)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。
在工业负荷大、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,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,结合增量配电网等工作,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。研究源网荷储综合优化配置方案,提高系统平衡能力。